DeepSeek以突破性的低成本高效能模型引發市場巨震,不僅動搖了輝達(美:NVDA)等美國晶片股的股價,中國股票凡涉及AI及DeepSeek的都雞犬升天。不過遠在美國的蘋果(美:AAPL)卻未有開發自家AI模型,反而尋求其他AI公司的合作。有專家分析,原來蘋果咁做先係最醒,到底點解?
蘋果見邊個AI好用咪揀邊個囉
AI公司DeepSeek憑藉其創新的訓練方法,展現出驚人的成本效益比,徹底顛覆了業界對AI發展成本的既有認知,連OpenAI都怕怕,急急強加應戰。DeepSee突破性進展立即在資本市場掀起波瀾,導致AI晶片龍頭輝達股價重挫,一夜之間蒸發了高達5,600億美元的市值。相反地,蘋果股價卻在遠離AI風潮仍保持強勢。
這截然不同的市場反應背後,反映出DeepSeek的創新對不同科技巨頭的差異化影響。當其他科技巨擘如Google、Meta和微軟紛紛投入巨資建設數據中心、採購GPU伺服器時,吓吓涉資過千億美元,回本未期,未見官先打三十大板。相反蘋果選擇了一條不同的道路。蘋果對AI基礎建設投資持相對保守態度,轉而將重心放在AI技術的實際應用層面,這個策略在當前形勢下顯得格外明智。
換句話講,蘋果節省千億的AI投資,至於AI開發公司想要在應用上創造利潤,可能會找蘋果合作。蘋果毋須冒開發AI成果不佳的風險
如果一早揀OpenAI就錯過了DeepSeek
隨著AI運算成本的大幅降低,輕量級但高效能的AI模型將更容易普及,這對於專注於終端設備的公司來說是一大利多。特別是在智慧型手機和筆記型電腦等載具上運行更強大的AI模型,這個願景可能比預期更早實現。
蘋果CEO Tim Cook在近期訪談中對DeepSeek表達了積極的評價,認為這種創新模式將為蘋果帶來正面影響,儘管他並未明確透露是否會與DeepSeek展開合作。若雙方真的攜手合作,DeepSeek-R1能否為Apple Intelligence用戶提供媲美甚至超越OpenAI o1的體驗,仍有待觀察。不過,在中國市場,DeepSeek已經憑藉近期的正面評價,建立起相較於百度、字節跳動等潛在合作夥伴更為顯著的優勢。
靈活應對中國品牌競爭
對蘋果而言,在中國市場維持產品創新的領先地位至關重要,這直接關係到iPhone的銷售表現。然而,即便蘋果成功選擇了最佳的AI合作夥伴,仍需面對來自vivo、小米、華為等中國本土品牌日益增強的競爭壓力,這些企業持續壓縮著蘋果的市場份額。
(聲明:上述文章僅供參考,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。讀者宜按自己的能力及認知,而作出投資決定。)